面对危机教育何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制度、对短视频的教育反思……第七期杂志亮点来了 | 新刊速递
民小编说
2020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降临。“面对危机,教育何为”,本期杂志我们特别策划推出这一核心议题,致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英雄,弘扬抗疫伟大精神,总结疫情给教育带来的启迪,扛起教育人的责任,以推动教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本期其他内容还包括:深入解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人民教育》创刊70周年笔谈、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学校管理……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第7期《人民教育》,快来随小编一睹为快吧!
核心聚焦
面对危机,教育何为
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人类不断抗击灾难的历史。
2020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降临。面对疫情,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烛照,生命、伦理、道德、信仰等被深入探讨。这些内容,给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也给教育者带去精神的震撼和诸多启迪。
本期杂志我们特别策划推出“面对危机,教育何为”这一核心议题,由6篇重头文章组成,分别是:《一场大规模教育信息化社会实验的启示——教育系统在线抗疫的总结与展望》(王晓宁)、《面对灾难的教育反思》(朱永新)、《上好理想信念这一堂“大课”》(冯建军、刘霞)、《自我确证与公民担当:疫情中的德育反思》(班建武)、《让生命回到教育的主场》(刘慧)、《教育:在人类世界进程中——写给灾难挑战中谋求生存与延续的人类》(夏风)。
6位专家,从6个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他们告诉我们:生活是个伟大的先生,最好的课程往往诞生其间。今天,教育最大的挑战不是如何增长知识,而是如何去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需要教育者有勇气:不是确保孩子永远远离问题和风险,而是要教会他们如何面对危险、怎样解决问题。
春天已经到来,疫情终将过去。
但是,这些专家对“何为好教育”思考将不断启发我们。
政策解读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制度》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立足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
如何准确把握和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柳夕浪认为,要着重关注三个方面:
一、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总体要求,建构劳动教育体系。避免把劳动作为一般专题教育对待、做简单化处理。不能一开始就以“融合”的名义把劳动教育消解了。劳动教育要在构建并完善体系上下功夫。
二、挖掘劳动的育人价值,注重勤俭、奋斗、创新、奉献劳动教育精神的弘扬。劳动教育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干活,而是通过劳动去育人。避免用文化课学习取代劳动教育(避免把劳动教育与智育混为一谈),也避免把劳动教育等同于游戏娱乐。
三、针对当前劳动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保障机制建设。
《人民教育》创刊70周年
《致敬导航者的初心与情怀》
2020年5月,《人民教育》将迎来创刊70年。创刊70年来,《人民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引领和实践指导作用。从第7期开始,我们推出“《人民教育》创刊 70 周年笔谈”栏目,开栏之作由“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执笔。
“我们教育的主流媒体《人民教育》坚守初心,风雨兼程,开拓进取,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航向,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为全国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包括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导航,助大家方向明、眼睛亮,步履坚实往前行。”
——人民教育家于漪
思想深一度
《极高明而道中庸:儿童立场的完整性》
“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主题之一,是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庸思想充满辩证法:不守两端,取其中间;在“过”与“不及”间融合汇通。中庸之道用于儿童立场是再恰当不过的,它是准确把握儿童立场完整性的思想武器与智慧之道。
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国家督学成尚荣,多年来关注、研究这一领域。在这一文章中,他对如何理解儿童主体与教师主导、愉快教育与刻苦学习、自由与严格要求进行了专业而独到的解读。
校长对策
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学校管理方法论
谁曾想 2020 年的开启会如此艰难,给整个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教育、学校管理面临着一场严峻大考。学校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课程设计、组织实施、教学评价应该如何应对,调整和完善?这些触及教育本质的“灵魂追问”不仅要思考更要落地。
本期推出两位校长关于学校治理的文章。
一是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校长王萍《“变”字为上,护航成长——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学校管理方法论》,文章从学校在特殊时期的管理架构和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二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校长刘明成《文化内生 :现代学校治理的有效着力点》。文章提到,要改变一个人首先要改变他的精神状态,要改变一个团队首先要改变它的价值追求。
研究前沿
STEM课程 & 儿童哲学课程
特色课程构建是很多学校关注的焦点。
本期推出的两篇专家文章,期待能对学校有所启示。
东南大学叶兆宁教授等人的《以设计思维开发和实施STEM课程》一文认为,运用设计思维解决复杂问题,获得创新的解决方案,这是一种全新的创新思维方式。将设计思维融入 STEM 教育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意志品质、元认知、跨领域素质、沟通能力以及高阶思维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刘学良博士的《小学阶段如何设计与实施儿童哲学课程》提出,儿童哲学课程应遵循的原则:提升思维能力、立足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儿童哲学课程可从主题切入,主题可依据学生生活、学校文化、校本课程、学科知识确定。
记者关注
《短视频 :另一个猛兽来了?》
短视频是一种新出现的媒介形式,形式本身并没有错或对,既不是天使也不是猛兽,需要我们帮助孩子们趋利避害,比如去年五月开始的各个视频平台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是从技术角度进行的一次尝试,这可以把青少年看手机视频的限制权交到家长手上,家长可以控制孩子看手机视频的时长、时段。
以上是《人民教育》记者程路的评论《短视频 :另一个猛兽来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看。
责任编辑 | 李帆
微信编辑 | 董筱婷 孙粉林
推荐阅读
今天又有多地初高三同学复课!多图直击北上深三地返校开学实况!|关注
一线教师复课心里话:孩子,不是老师“抗疯能力”强,而是因为我心里有你!| 关注
“流调”“留观”“洗消”“院感”……新冠疫情报道中的这些缩略词你知道吗?| 围观